2030年中国绿氢规模将增30倍!交通领域是重点!
近日,西门子公司发布了一份名为《迈向无碳未来— 氢能引领去碳化进程》的白皮书。根据白皮书内容显示:“绿氢在中国提升竞争力后的广阔空间。绿氢制备的固定和非固定成本均有望下降,使绿氢能赶超灰氢的经济优势。预计到 2030 年,中国绿氢市场规模将增长近 30 倍。”
白皮书从氢能的种类、优势、应用场景、经济性、各国发展氢能的态势和中国目现在和未来在氢能领域发展的可能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绿氢发展潜力巨大
氢作为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载体,无论是单质氢或是转化成低碳的含氢化合物,都能替代高碳的化石能源, 成为助力减排的主要手段,从而实现无可比拟的环保价值。
此外,氢能还具备巨大的经济价值。据测算,2020 年氢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2000 亿人民币以上,未来十年这一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前瞻性布局氢能产业, 将为地方经济带来巨大收益。
不同种类氢能优势对比
白皮书指出:现有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情况下,绿氢的生产成本高于灰氢、蓝氢。但绿氢有着更大发展潜力。因为绿氢的环保性、能源耦合性和生产消费灵活性都是最高的,除了目前的经济性表现不佳之外,几乎没有短板。
实际上无论是绿氢还是蓝氢灰氢,氢能作为综合智慧能源图谱中的重要一环,可以解决未来能源生产、存储和运输环节中的诸多挑战。
氢能汇记者了解到,在发电端,氢能可通过与可再生能源的耦合,可以解决中国西部地区面临弃电(水、风、光)的挑战;随着燃烧室设计的迭代,燃气轮机可以燃烧更高比例的氢气以降低氮氧化物以及碳排放;
在储运端,氢能及衍生气体可以在保证经济性的条件下实现大规模长周期储能;在偏远地区或可再生能源富裕地区,氢气可以通过管线掺氢的形式实现能源传输。在偏远地区或可再生能源富裕地区,氢气可以通过管线掺氢的形式实现能源传输。
未来绿氢成本将下降6成
从氢能的成本角度看,成本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根据西门子的研究发现,这一切都会在未来得到改善。随着科技创新及产业规模化,氢能从制造、运输到储存的成本都有望快速下降。以电解水制氢设备为例,根据国际氢能联盟的估算,随着技术发展及市场规模化,到 2030 年,成本将比 2020 年下降至少 60% 左右。
分析其中缘由,一方面是因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正在不断降低,而电解水制氢中电价成本是其中主要的构成,当电价成本低于0.26元/KWh时,可再生能源制氢就具备优势。
很多国家也在针对氢能产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白皮书显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围绕氢能产业布局,有的国家减免税收,有的国家则以增加投资的方式支持本国氢能产业发展。其中德国是斥资14亿欧元,在公共加氢站、氢能汽车等领域进行投资。
氢能汇记者获悉,欧洲氢能产业界正计划通过扩大绿氢产业规模、提高制氢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到 2030 年使欧洲绿氢产能达到 440 万吨,占欧洲氢能消费量的 25%,从而让绿氢在欧洲逐渐成为主流。
绿氢占比从1%增至10%
我国氢能产业未来的发展让西门子看到了更多的机遇。根据白皮书分析:“中国需要进一步发展可再生能源,以降低碳排放和能源对外依存度。中国氢能市场当前规模约 2100 万吨,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分析,受政策推动及自身竞争力提升拉动,到 2030 年,氢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4300 万吨。”
在技术进步、市场规模化、政策指引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多重推动作用下,绿氢制备的固定和非固定成本均有望下降,使绿氢能赶超灰氢的经济优势。预计到 2030 年,中国绿氢市场规模将增长近 30 倍,绿氢的占比也将从2019年的1%提高到2030年的10%。
显而易见的是,绿氢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交通领域,其次是工业领域和能源领域。其中氢燃料电池车的大面积使用是氢能在交通领域不断拓展的主因。
西门子公司看中了氢能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也在布局氢能产业。从上游端,西门子能源可以提供适合光伏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和输配电设备及解决方案,确保无碳电力生产;在中游,西门子能源掌握先进高效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以及碳捕获等配套技术,已经成功商用;在下游,西门子能源提供电制燃料与化石燃料混用解决方案,当前燃料基础设施不需要立即做出改变,促进能源应用从化石能源到完全可持续能源的平稳过渡。
部分原文如下:
如需获得全部报告,请关注并后台留下邮箱地址。
实现碳中和,氢气在能源消费中将占两成!一文精读《为碳中和,创造可行的氢经济》报告! 绿氢价格有望降至1美元/公斤!一文精读《绿氢成本深度解析》报告! 2050年绿氢成本低至0.7美元/公斤!普华永道发布氢能产业报告!(内附全文!)